記得不久之前...自己曾經做過一個專題報告
內容主要是關於台灣蝴蝶蘭的興衰......
當時在找資料的時候...
其實內心一直是相當的感慨...
感覺台灣擁有很多天然的優勢+累積的技術...
但卻也總是因為過於輕忽.而最後栽在同樣的地方...
而今天...看了天下雜誌的這系列報導:
「ECFA也救不了台灣水果 消失的水果王國(1)(2)(3)」
又在一次的感到痛心與無限的無奈...
我相信每個台灣人都會認為台灣的水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而好吃的東西.是不是應該要很搶手or熱賣?
但我相信大多數台灣人對我們台灣水果的印象...
可能更常聽到......
「XX水果又滯銷了.整箱整箱丟進河裡...
「全民人手一顆XX水果.救救台灣弱勢農民.愛台灣...」
這不是很矛盾嗎?怎麼會這樣子呢?
而文章中提到了...
「台灣水果的品種好.改良技術優良.甜度高...
但國際市場對台灣水果愈來愈不買單......
因為...台灣欠缺全球運籌.產銷合一的生產機制
使台灣水果在國際市場上.能見度不再.逐步被邊緣化...」
而長久以來...也真的的確如此
台灣的農業...總是將自己定位在生產者的角色
框住了自己的視野......
更要命的是.台灣的腹地非常小......
在全球化的競爭架構下.不談外銷的話根本就是死路一條...
「也就是說...假定不能走向全球運籌.走進企業化與國際化
台灣的農業永遠是只屬於路邊攤的產業.幾乎沒有未來可言...」
而政府長久以來一直不太重視這塊...
只談保護.而根本沒有策略...
農民單打獨鬥.打不出國際通路...發展品牌更是痴人說夢
「農委會長久來鮮少「認真思考」該如何幫農業建立國際通路」
因為技術背景出身的這些官員...他們根本沒有通路.行銷的概念
而有通路.行銷概念的官員.他們往往一點都不懂台灣的農業環境
當然.對目前在ECFA下的台灣農業來說...
最關鍵的生存策略.就是在擁有13億張嘴的中國建立通路...
但要進軍中國...
不能走廉價路線(根本玩不過大陸的低價水果)
必須走高品質路線.並透過品牌去宣傳品質
「但品牌如果沒有品質支撐的話.則會死得更快...」
總而言之...忽視問題的結果...
一直不斷在台灣重複上演著!
留言列表